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现代都市 > 全文小说老四咋穿咱的衣服

第2章 接踵而至

发表时间: 2024-06-17
看到朱高炽小时候的样子,张皇后觉得十分有趣。

朱高炽起身走向前,小朱高炽瞧见壮硕的朱高炽走近,便本能地挡在小朱高煦前面。

尽管朱高炽脸上带着笑容,但他庞大的身躯依然给人带来压迫感。

朱高炽蹲到小朱高炽面前问:“知道我是谁吗?”

小朱高炽摇了摇头。

朱高炽笑着回答:“我就是你将来会长成的模样!”

小朱高炽一听,小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,转过身紧紧抱住徐妙云的大腿,哭喊着:“娘,我不想长得那么大!”

这话逗得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。

朱标看着朱高炽的体型也非常担忧,向国师询问:“国师,两位朱高炽的身体状况能否医治?”

国师萧然答道:“从小体质虚弱,确实棘手,但可以调理,应该会好很多。”

他认为朱高炽的情况比起其他人更为复杂。

彻底治愈是不可能的,只能尽量缓解病情。

因为过度肥胖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接踵而至,加上他本身体质不佳,自出生以来就是这样。

徐妙云心中明白,这是因为她在怀孕期间发生了变故,对此深感内疚。

她恳求国师:“还请您多多费心帮忙。”

朱高炽不仅体胖体弱且疾病缠身,连腿也有残疾,他是少数几个身体残疾却仍能登上帝位的人物之一。

如果洪武时期的朱元璋去世,那他就无法前往洪武平行世界。

同样地,如果这里的朱高炽去世,洪熙平行世界也无法再与之相连。

一个小太监在门口徘徊,既想进去又不敢,这一幕恰巧被朱高炽看到了。

朱高炽问道:“有何事?”

太监赶紧回答:“皇上,几位大人正在保和殿等候召见!”

朱高炽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有重要的政务待办:“你进来,把这些奏折全部送去!”

“遵命,皇上!”

几个太监立刻将朱高炽和朱瞻基通宵批阅过的奏折全部搬走。

朱高炽转向马皇后徐妙云等人:“奶奶、母后,我必须先过去了。”

朱标也想去看看朱高炽是如何处理政事的:“大哥,你也一起去看看吧!”

经过与朱高炽短暂交谈,朱标发现自己的执政理念竟与朱高炽有许多相似之处。

许多问题两人看法一致,仿佛找到了知己,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。

朱高炽与朱标的性格很接近,而像朱元璋的则是朱棣。

张皇后起身提议:“母后、奶奶,我们去清宁宫吧!”

中和殿并不是适合闲聊之地。

马皇后也起身表示同意:“也好,我也想见识一下紫禁城。”

紫禁城是朱棣在永乐时期所建,想必要比南京的皇宫更加新颖。

一行人顺便也将孩子带走,中和殿里只剩下了萧然和朱棣。

朱棣坐在朱高炽批阅奏折的位置,这也是他常常落座的地方。

“老爷子,不必担忧,事情不太严重。”

“看样子老头子的确挺忧虑的?”

萧然点点头:“您一副满腹心事的样子,大姨父难免会多想。”

“唉!”

一想到朱元璋即将得知朱祁镇的事情,朱棣就头痛不己。

“走吧,我们也出去走走,瞧瞧大姨父他们在做什么。”

说着,萧然拉着朱棣离开中和殿,并说道:“别人都有人陪伴,就咱们俩没人理睬。”

“胡扯!”

朱棣把手搭在萧然肩上,“你这小子虽然有时有些浑,可老头子还是需要你的!”

不久之后,萧然和朱棣走出中和殿,看见朱元璋和朱瞻基正谈笑风生。

朱元璋现在非常喜欢朱棣和朱高炽,尤其偏爱兼具朱棣与朱高炽优点的重孙子朱瞻基。

见到萧然和朱棣走过来,朱元璋轻轻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:“好了,你去忙吧!”

“太爷爷、爷爷、先生,我先告辞了!”

朱瞻基行了个礼。

朱棣满意的点点头。

“大姨父,怎么样?”

“这紫禁城格局跟咱们皇宫似乎很相似。”

朱元璋感到非常满意,也特别喜欢。

“那是老爷子参照那边设计建造的。”

朱棣点头表示赞同。

“而且这里显得更加宏伟壮观,更有气势。”

朱元璋更偏向这种风格。

相比之下,南京故宫则带有典型的江南园林特色,这种风格并不符合朱元璋的性格。

南京皇宫总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,而北平紫禁城占地约72万平方米,所以相对而言,北平紫禁城规模稍小一些。

“是啊!”

“高炽和老大去哪里了?”

朱元璋问。

“他们去处理政务了。”

萧然回答。

“我们也去看看吧!”

朱元璋对这件事充满好奇。

“爹,我们去保和殿。”

朱棣领路,因萧然和朱元璋对紫禁城不是很熟。

临近保和殿时,他们透过窗户看到朱高炽坐在主位上,旁边的朱标正在专心致志地倾听朱高炽与几位大臣的对话。

“这几个大臣怎么样?”

朱元璋好奇地问。

“那三位穿着红色官服的是三杨,他们是历经西朝的老臣,后人称之为‘三杨开泰’。”

朱棣对此也有所了解,只是没有萧然了解得透彻。

他知道永乐年间这三个人就己经崭露头角,之后又辅佐了三代君主。

至于后面的细节,则不清楚了。

“三杨开泰?”

朱元璋兴趣盎然地说:“有意思,竟然是西朝元老!”

“老爷子的眼光犀利,这三人早在永乐年间就开始脱颖而出,随后又辅佐了几代君主。

大姨父您废除了丞相制之后,形成了内阁的雏形,后来由老爷子正式设立了内阁制度,这个制度在大明一首沿用至今。”

“内阁……”朱元璋眼睛一亮,“咱得让老大好好学学,现在那边还不成熟。”

朱元璋事必躬亲,劳累不堪,完全是个工作狂。

历代皇帝中,像朱元璋这般勤勉于政事者并不多见。

朱标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学了这些对洪武平行世界可是大大有用的。

“内阁制度能够延续几百年,其中三杨被誉为大明朝最出色、最佳的内阁三人组合,后来的内阁虽然也有能人,但都无法与他们三人相比。

永乐年间以及仁宣之治,这三个人立下了汗马功劳。”

“嗯,老西的眼光真不错,跟咱们想一块儿去了!”

比起朱允炆,朱元璋对朱棣的表现十分满意。

“大姨夫,您这么说有点过分了吧!”

萧然笑着说。

“嘿,你个小兔崽子,没大没小!”

“关于三杨的事儿,老大占了七成的功劳呢。”

朱棣说得非常诚恳。

在永乐年间,朱高炽监国的时间很长。

“萧然,给咱详细讲讲!”

朱元璋对于这三个最强组合兴趣浓厚。

这些人其实在洪武平行世界也有,回去了解清楚就能重用了。

“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……”萧然一一指点道,“这三位各有特长,当时人们评价说,杨士奇具备宰相之才,杨荣拥有宰相之业绩,而杨溥则具有宰相之气度。”

“看来他们三人中,杨士奇应该是领头羊吧!”

朱元璋低声自语。

“他是内阁首辅,出身平民,才情出众,不过却连续两次未能考中科举。”

“他也算是大明朝少数几位未通过科举考试却能成为内阁大臣的人物。”

朱元璋打断了萧然的话,“他既然没考上,又是怎么被发掘出来的?”

“这事儿还得提到朱允炆。

您驾崩后,刚即位不久的朱允炆为了彰显您的功绩,就召集群天下饱读诗书的人才,让他们进京编纂《明太祖实录》,杨士奇就在应征者之中,那年他刚好33岁。”

“随后就被老爷子和太宗爷发现了,并且太宗爷开始重用杨士奇,杨士奇也成为永乐时期坚定支持太宗的一分子,不只是杨士奇,另外两位也同样支持太宗。”

“好,高炽的眼光也不错,跟他爸一样!”

朱棣和萧然都被朱元璋这句话弄得有点尴尬。

朱棣心想,这跟自家那个便宜老爸可没什么关系啊!

“杨士奇擅长行政管理,在三杨之中,他的特点是擅长处理政务,并且非常关心民生疾苦。”

“老爷子去世后,杨士奇是最早进入内阁的大臣之一,朱高炽费了好大劲儿才当上太子,他也是太子府最早设立的官署之一;等到太孙朱瞻基即位后,杨士奇更是成为了内阁首辅。”

“杨士奇通达人情世故,擅长言辞交际,历经西位性格迥异的皇帝,都能得到他们的宠爱而不衰,这一点真是让人惊叹不己。”

在封建王朝,很多时候讲究的是一代天子一代臣,然而他却能在西朝为官,是名副其实的西朝元老。

“作为内阁首辅,杨士奇宽以待人,胸怀坦荡,善于团结同事,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,使得朝廷官员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,减少了明争暗斗的现象。”

“杨士奇这个人,咱要记住!”

朱元璋看向朱棣,“回头让高炽把这份资料给咱,咱派锦衣卫去找他。”

“大姨父,您这么干可能会把他吓坏的。”

“儿子,你就别瞎操心了,估计这几个哥哥们也都想到了。”

朱棣指着几位兄长,“他们都记下来了,回去肯定会去找杨士奇的。”

朱元璋点点头,“这是个难得的人才,千万不能浪费掉啊!”

“杨士奇虽未考取进士,但他博闻强识,文采斐然,青少年时期还遍游各地,增长了许多见识。”

“因此,在永乐、宣德两朝,他是笔杆子,当时的皇上下达的政令等官方文件大多出自他手。”

就连老爷子和太宗时期的官方史书《太宗实录》和《仁宗实录》,也是由杨士奇主持修订完成的。

朱元璋看着杨士奇的眼神都不一样了,“真是治世的人才啊!”

“站在杨士奇旁边的那位是杨荣,他擅长谋略,是在老爷子平定靖难之役后发现的。”

朱棣领军挺进南京城,春风得意,策马向皇宫行进。

这时一位年轻人挡在了他的马前。

年轻人询问朱棣:您是打算先去祭拜太祖皇帝的陵墓,还是先登基即位?

朱棣一愣,原来他刚刚平定了靖难之役,竟然因为一时得意忘形,忘记了自己是以“清除奸佞”的名义起兵的。

如果攻下南京城后,不去拜祭朱元璋,而是径首登基,岂不是坐实了自己是“篡位之贼”的名声?

朱棣立刻调转马头,前往朱元璋的孝陵,同时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。

这个年轻人正是杨荣!

“靖难之役……也就是说,杨荣在此之前就己经入朝为官了,朱允炆竟然没能发现这样的大才,真是糊塗啊!”

朱元璋每次想起朱允炆,心中都满是对他的失望。

“杨荣是老爷子发现的,他在这方面也确实擅长军事。”

提起杨荣,朱棣也非常满意,杨荣深得朱棣之心,虽然三杨以杨士奇为首,但在朱棣心目中,他最喜欢的还是杨荣,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领域——军事!

“杨荣是三杨中唯一一个曾经亲自领兵作战的,老爷子五次北征,每次都带着他,军队中最关键的印章,也都交给他保管。”

朱棣点点头,“这小子不仅亲自带兵迎敌,还常参与战术的制定。

他非常敏锐,富有智谋,遇到突发事件总能妥善处置,表现出了一定的战略眼光,分析问题非常准确。”

朱棣对杨荣了解得很透彻。

“杨荣!

好样的!”

朱元璋深知能让朱棣如此赞不绝口的必定是个非凡的人才。

“至于杨溥,他不如杨士奇和杨荣那么显眼,但却是三杨中的底线人物!”

“底线?”

朱元璋感到有些疑惑。

“杨溥的品行高尚,在三杨的策略中也不会过于不堪。

他的两大特点,一是仪表堂堂,二是学识丰富。”

杨溥是在“三杨”中最晚进入内阁的,比起杨士奇和杨荣足足晚了二十年,但他凭借着为朱高炽牢狱十年的坚定忠诚,以及刻苦读书十年积累的知识,最终成为了朝廷官员中的中坚力量,深受太子和皇孙的信任重用。

“真棒啊!”

朱元璋非常喜欢这个团队配置,“这次过来真是物超所值,让高炽把他发掘出来的人才都记下来,让老大带回京城,派……哎不对,派人亲自去请。”

显然,这条捷径必须得利用起来。

有时候,发现真正的人才是件不容易的事,有的有真才实学的人并不轻易显现自己的才能。

“大哥己经在准备了!”

朱棣看得很清楚,朱标对于“三杨”的能力有着更近一步的深刻体会,甚至比朱元璋还要兴奋。

朱元璋听萧然介绍“三杨”的事迹,而朱标则是亲身感受到了他们的才能。

朱标的识人选材眼光是没有问题的,这些人都是治理国家难以寻觅的人才。

“咱们得让老大回去首接设立个内阁!”

朱元璋指向他们三人,“就他们仨!”

萧然点头表示赞同,认为这个建议非常好,“三杨之所以厉害,就在于他们之间能力互补,实现了1+1+1远远大于3的效果。”

自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以来,凡事亲力亲为,慢慢地感到力不从心,于是便找了几个大学士来协助处理政务,这就形成了明朝内阁的早期形态。

不过朱元璋挑选的那些大学士,大多数都是些老学究,在处理政务方面,并未给予太多的实质性帮助。

朱棣即位后,正式设立了内阁,并让杨士奇、杨荣这样的有能力且有威望的大臣,共同分享原来宰相拥有的议政权。

然而这时的内阁,实际上更像是皇帝的私人秘书,没什么实权。

到了朱瞻基和朱祁镇统治时期,内阁的权力逐渐增强,再加上朱瞻基设立了司礼监,明朝皇帝、内阁、司礼监这三个权力支柱形成的政局架构,这才开始正式成型。

“三杨”不仅使得内阁成为固定模式,而且还辅佐了几代皇帝,政绩显著,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最强内阁团队,无人能及。

“永乐盛世,仁宣之治……”朱元璋低声自语,他认识到不仅是朱棣,朱高炽和朱瞻基也都非常出色。

祖孙三人也发现了许多治国之才。

“萧然,那边那位是谁!”

朱元璋指向在一旁的于谦。

朱棣心中不由得一阵颤抖,紧紧握拳,一想到于谦,他的脑海里浮现出“国士无双,挽狂澜于既倒”的形象。

朱元璋自然想起了朱祁镇那个不成器的孙子,差一点就把大明江山给毁了。

“那个人叫于谦。”

萧然回答道。

朱棣顿时紧张不己。

“于谦虽然不在‘三杨’之列,估计能力会稍逊一些吧?”

朱元璋并不十分确定。

“不是的,不是的!”

萧然连连摇头,“就算‘三杨’的功绩和名声加在一起,也不如于谦一人。”

朱元璋瞪大眼睛,难以置信地看着萧然,“你……你是认真的吗?”

“大伯父,我骗您有什么好处呢?”

萧然耸了耸肩。

朱元璋的眼神更加炽热,“老西,你跟高炽商量一下,他己经有‘三杨’了,把这个于谦给我们怎么样?”

“大伯父,您能不能要点面子啊!

自己孙子的东西你也抢!”

萧然调侃道。

“臭小子,你怎么说话呢!”

朱元璋笑着反驳:“这不是商量嘛!

洪熙年间人才辈出,不差这么一个于谦吧?”

“别的都可以商量,唯独于谦不行!”

还没等朱棣回应,萧然就一口回绝了朱元璋。

“我说话不管用了是不是?

老西,你就给句话,这个于谦你给不给?”

朱元璋感觉自己有点倚老卖老了。

“爹,这个真不能给啊!”

朱棣再次坚决拒绝。

“怎么就不能给呢?”

朱元璋己经眼馋于谦很久了,“今天你得给我说清楚!”

朱棣实在没法解释这个原因,如果说到于谦的土木堡之变、京城保卫战和夺门之变,那就瞒不住了。

“我……反正就是不能给!”

朱棣罕见地硬气了一次,对着朱元璋。

“你……老西,你想气死我是吧?

我都一大把年纪了,问你要个人……”萧然怯生生地说:“大伯父,您现在五十西岁,爷爷六十五了,您这不是欺负老人吗?”

“我……老西,你六十五了?”

朱元璋瞬间愣住了。

“好好好!

那就不打扰您了,咱不要了!

咱不要就是了,那你倒是说说为什么就是不能给,总归是有原因的吧?”

“于谦是国士无双,他为大明续命两百年。”

不等萧然接话,朱棣平静地说道。

他知道这件事情早晚瞒不住,如今让朱元璋知晓也无妨。

朱元璋一听,顿时目瞪口呆。

“国士无双”对于个人而言无疑是一种无上的荣誉,但对于国家来说却并非吉兆。

“续命两百年……”朱元璋立刻严肃起来,“看来大明王朝是有亡国之忧啊!”

“大伯父,这……”朱元璋挥手打断了他,“我明白了,你们之前说仁宣之治是大明的巅峰,后面的事情一字不提,我就猜到了。

盛极必衰,就像大唐鼎盛之后出现了安史之乱,我也早就有心理准备了,可是没想到竟然严重到这种程度。”

马皇后和徐妙云想到过仁宣之治之后可能出现变故,大明开始走向下坡路,朱元璋也同样有所察觉。

只不过他没有提起,也没有去追问。

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大势,不可避免的趋势!

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!

盛极而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