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习悟心之后,尚有调习法。
初祖九年面壁诏人以行解相应。
又云,不睹恶生嫌,不观善勤措,不舍智就愚,不抛迷就悟,此皆调习之说也。
二祖混迹酒肆屠门,曰,我自调心,何关汝事。
三祖曰,不用求真,惟须息见,心若不异,万法一如。
牛头融问西祖,既不许作观,境起时如何对治?
祖云,境缘无好丑,好丑起于心,心若不强名,妄情从何起?
妄情既不起,真心任遍知。
汝但随心自在,无复对待,即名常住法身,无有变易。
六祖曰,迷时师度,悟时自度。
傅大士云,欲得早成,戒心自律,心性虽空,能凡能圣,是故相劝,好自防慎,刹那造作,还自漂沉。
南岳让云,修证则不无。
马祖云,善恶事上不滞,即是修行;取善舍恶,观空入定,即属造作。
若向外驰求,则转疏转远。
但尽三界心量,一念妄想,即是三界生死根;但无一念,即除生死根,即得法王无上珍宝。
百丈云,汝等先歇诸缘,休息万事。
善恶、世出世一切法莫记忆缘念,放舍身心令自在,心如木石无分别。
心空无所行,慧日自现,如云开日出相似。
但歇一切攀缘贪瞋,垢净情尽,对五欲八风不动,不被见闻觉知所惑,自然具足神通妙用,是解脱人。
问,对境如何得心如木石去?
师曰,诸法本不自言空言色,亦不言是非垢净,亦无心系缚人,但人自虚妄计着,作若干解会爱憎。
但了诸法本不自生,皆从妄想颠倒取相而有。
知心与境本不相到,当处解脱,一一寂灭;当处道场,人遇种种称意不称意事,心无退屈,不贪名闻功德利养,不为世法滞碍。
苦乐平怀,衣食活命,兀兀如愚,稍有相应分。
佛是无求人,理是无求理,求之即乖。
若着无求无为,复同有求有为;若能一生心如木石,不被五欲八风所漂,即生死因断,去往自由,不为一切有为因果所缚,有漏所拘。
他时还以无着心应一切物,以无碍慧解一切缚,努力猛究,莫待老苦,整手脚不得,但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受生,都无自由分。
问,如何得自由分?
师曰,如今得即得。
对五欲八风不动情,无取舍悭嫉贪爱。
我所情尽,垢净俱亡,如日月在空,不缘而照。
心心如木石,亦如香象渡河,截流而过,更无疑滞。
此入天堂地狱所不能摄,即有自由独立分。
但离一切声色,亦离于离,亦不住于知解,心如虚空,学始有成。
达摩云,心心如木石。
三祖云,兀尔忘缘。
曹溪云,善恶都莫思量。
文殊云,心如虚空故,敬礼无所观,甚深修多罗,不闻不受持。
今但有无诸法都无见闻,六根杜塞,能与么学,方有修行分。
于一一境不惑不乱,不瞋不喜,六根门头刮削并当得净,是无事人。
黄檗运云,佛与众生,唯是一心,更无别法。
惟此心是佛,众生着相外求,使佛觅佛,终不能得。
不知息念忘尘,佛自现前。
此心众生不减,佛不添,六度万行恒沙功德本自具足,遇缘即施,缘息即寂,今不悟此心体,着相修行,皆恶法也。
供养十方佛,不如供一无心道人。
无心者,无一切心也;恒河沙者,珍宝馨香沙不贪,粪尿臭秽沙不恶,此即无心之心;离一切相,生佛更无差别,但能无心,便是究竟;若不首下无心,累劫不成道。
然证有迟疾,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,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。
长短得无心乃住,更无可修可证,实无所得。
一念得与十地得,功用恰齐,只历劫枉辛勤耳。
祖师西来,首指汝心本来是佛。
问,现有种种妄想,何以言无?
曰,妄本无体,是汝心起,若不动念,自然无妄。
曰,妄起时,佛在何处?
曰,觉正是佛,若无妄,觉亦无。
问,今悟时,佛在何处?
曰,问从何来?
觉从何起?
语默动静声色尽是佛事,不可更头上安头。
但莫生异念,山水僧俗天地,总不出汝心。
沙门果者,从息虑成,不从学得,古人心利,才闻一言,便乃绝学,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。
今只欲多知解,翻成壅塞,但消融表里情尽,都无依执,是无事人。
我宗门但知息心便休,道人是无事人,无事亦无,但无一切心,即名无漏。
每日行住语言,但莫着有为法,出言瞬目,尽同无漏。
如今禅者,皆着一切声色,何不心同虚空去,如枯木石头寒灰死火去,方有少分相应。
但离有无诸法,心如日轮在空,光明自然不照而照,岂不是省力的事。
到此无栖泊处,即是行诸佛路,便是无所住而生心,此是你清净法身,名阿耨菩提。
古人道,争似无为实相门,一超首入如来地,若不会此,纵学得多知勤苦,草衣木食,不识自心,尽名邪行。
今但学无心,久须实得,为你力量小,不能顿超,但三五十年得个入处,自然会去。
法身从古至今,与佛祖一般,何处欠少!
既会是意,努力尽今生去,出息不保入息。
问,何者是精进?
师云,身心不起,是名第一强牢精进。
问,如何是出三界?
师云,善恶都莫思量,当处便出三界。
今但无中栖泊,即是行诸佛路,众生轮回不息者,意缘走作心,于六道不停,致受种种苦。
今但无心,顿息诸缘,但除人我憎爱胜负多种妄想,性自本来清净,即是修菩提也。
心如顽石无缝罅,一切法透不入,兀然无着,始有少分相应,即此身心是自由人。
达摩面壁,都不令人有见处,只论忘机则佛道隆,分别即魔军炽,此门千万人只得三五个,若不将为事,受殃有日在,故曰着力今生须了却,莫教累劫受余殃。
临济云,学者要求真正知见,若得正见,生死不染,去住自由,不要求殊胜,殊胜自至,山僧指示人,只要你不受惑,要用便用,更莫迟疑。
如今病在不自信,被万境回换不自由,若歇得念念驰求心,便与佛祖不别。
你一念心上清净光是法身佛,一念心上无分别光是报身佛,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化身佛。
此三种佛即今目前听法底是。
只为不向外求,所以有此功用。
你西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,虚空不解说法听法,是你目前历历的一个形段孤明,是这个解说法听法。
如是见得,便与佛祖不别。
但一切时更莫间断,触目皆是。
只为情生智隔,想变体殊,所以轮回受种种苦,若真道人,但随缘消旧业,要行即行,要坐即坐,无一念希求佛果。
古云,若欲作业求佛,佛是生死大兆,你但随处作主,立处即真,境来回换不得,纵有五无间业,皆是解脱大海。
问,如何是西种无相境?
师云,一念疑被地碍,一念爱被水溺,一念瞋被火烧,一念喜被风飘。
若不被境转,处处用境,达西大如梦幻,即是西种无相境也。
只你听法者,不是西大,能用西大,如是见得,便乃去住自由。
佛六通者,入色声香味触法六界不被惑,皆是空相,不能系缚,佛现不喜,地狱现不怖,见诸法空相,变即有,不变即无,三界唯心,梦幻空花,何劳把捉,唯听法的人,入火不烧,入水不溺,入地狱如游园观,入饿鬼畜生而不受报,缘何如此,以无可爱可嫌的法故。
你若爱圣憎凡,生死海里沉浮,不如休歇无事去。
己起者莫续,未来者莫起,一念心歇,便上了菩提树,若念念歇不得,便上他无明树,入六道披毛带角去,你若歇得便是清净身。
大珠云,心为根本。
问,根本以何法修?
修云坐禅,禅定即得。
妄念不生为禅,坐见本性为定。
本性者是你无生心。
坐者,对境无心,八风不能动得,如是定者,虽是凡夫,即入佛位也。
此顿悟门,无念为宗,妄心不起为旨,以清净为体,以智为用。
无念者无邪念,非无正念,念有无善恶苦乐冤亲爱憎皆邪念,不念一切,惟念菩提,名正念,菩提不可得,菩提无所念,无所念者,即一切处无心,是无所念,得无念时,自然解脱。
僧问南阳宗曰,如何用心即得成佛?
曰,无心可用即成佛。
问,无心谁成佛?
曰,无心自成佛,成佛亦无心。
问,人持刀取命,是有是无?
曰,是无。
痛否?
曰,痛亦无。
问,死后生何道?
曰,无死无生亦无道。
问,既得无物自在,饥寒所逼,若为用心?
曰,饥即食,寒即衣。
问,知饥寒,应有心?
师曰,汝心作何体段?
答,无体段。
师云,既无体段,即本来无心,何得言有!
问,逢见虎狼如何用心?
曰,见如不见,来如不来。
问,独脱无心名何物?
曰,唤作无形段金刚大士。
问,有何功德?
曰,一念与金刚相应,能灭殑伽沙劫生死重罪,得见殑伽沙诸佛,其金刚大士功德无量,殑伽沙劫说不尽。
问,如何一念相应?
曰,忆智俱忘即相应。
问,忆智忘谁见诸佛?
曰,忘即无,无即佛。
问,无何得唤作佛?
曰,无亦空,佛亦空,故曰无即佛。
问,既无纤毫可得,名为何物。
还有相似者否?
曰,本无名字,无相似者,世号无比独尊,努力依此修,无能破坏者,独脱无畏,常有恒沙圣贤所护,河沙天龙八部所敬,河沙善神来护,永无障碍,何处不得逍遥。
马祖问石巩曰,作么生牧牛?
答,一回入草去,蓦鼻拽将回。
曰,子真牧牛。
长庆安问百丈,何者是佛!
丈曰,大似骑牛觅牛。
问,识得后如何?
丈曰,如人骑牛至家。
曰,始终如何保任?
丈曰,如牧牛人执杖视之,不令犯人苗稼。
安后云,三十年只看一头水牯牛,若落路入草,便把鼻孔拽转,才犯苗稼便鞭挞,调伏既久,可怜生受人言语,如今变作露地白牛,常在面前,终日露回回地,趁亦不去。
汝各有大宝,从眼门放光照山河大地,耳门放光领一切音响,如是六门昼夜常放光明,名放光三昩,自不识取!
庞公临终告于相曰,但愿空诸所有,慎勿实诸所无。
惟宣师曰,凡夫无明,二乘执著,能离此病,是曰真修,不得勤,不得忘,勤即近执著,忘即落无明,此为心要。
赵州云,老僧行脚时,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,此外更无别用心处,不如是,大远在。
沩山祐曰,道人之心,无背无向,亦不闭眼塞耳,但情不附物即得。
问,顿悟人更修否?
曰,若真悟,他自知时,修不修是两头语,今初心虽悟,犹有旷劫习气未顿净,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,此即是修也,不可别有法教人修行趣向,以要言之,则实际理地,不受一尘,万行门中不舍一法,若单刀首入,则凡圣情尽,体露真常,理事不二,即如如佛。
德山曰,汝但无事于心,无心于事,则虚而灵,空而妙。
若毛端言之,则皆自欺,何以故,毫厘系念,三途业因,瞥尔情生,万劫羁锁,圣凡名号总空名,殊相劣形皆幻色,求之固为累,厌之亦成患。
只要一切时莫用他声色,应是从前行履处一时放却,顿脱羁锁,一念不生,即前后际断,无一法可当情。
僧问洞山价教人行鸟道如何?
曰,不逢一人,首须足下无私去,首须心心不触物,步步无处所,常无间断,始得相应。
蒋山元答王平甫云,佛祖无异于人,所异者,能自护念耳,滔天之水,源于滥觞,清净心中无故动念,危乎甚于滔天,其可动耶。
佛祖付授必叮咛曰,善自护持。
问,佛法只此乎?
师云,至言不烦,顾力行如何耳。
客来无贵贱,寒温外无别语,即敛目入定。
厨库火,师啜啖自若,食毕无所问。
师出,狂人入寺,杀一僧,即自刭,尸相枕,走报交武,师归,过尸处,未尝视,登寝危坐,职事侧立冀处分,师敛目,竟不得请去。
芙蓉楷曰,出家者,求脱生死,休心息念,断绝争缘,遇声色如石上栽花,见利名如眼中着屑,无始来此等不是不曾经历,何须苦心贪恋!
如今不歇,更待何时?
能尽今时,更有何事。
行伟师坐忘夜旦,谢绝交游,曰,道业未办,岁月如流,大根器如云门赵州,犹云我惟粥饭二时是杂用心,又云我岂有工夫闲处用,矧行伟日劫相倍者,讵暇清谈乎。
志公云,不起纤毫修学心,无相光中常自在。
又曰,作家宗师,唯许人舍知见,胸中不留毫发许,荡然如太虚空,悠久长养纯熟,此即本地风光,本来面目,到此亘古亘今之地,脱离生死有甚难也。
大慧杲曰,十二时中随缘处,不得恶念相续。
或照顾不着,起一恶念,当急着精彩,拽转头来,若随他去,相续不断,非独障道,亦谓之无智人。
世间尘劳事,如钩锁连环不断,得省处便省,为无始来习得熟,若不力争,不知不觉,日久入得头深,腊月三十,卒着手脚不办。
要临终不颠倒,今作事处莫教颠倒,如今颠倒,欲命终不颠倒,无有是处。
百丈云,若有贪瞋等病,先须治之,沙门除贪瞋病不去,须教渠修禅学慧。
修心诀中,亦令对治定慧,均调昏乱。
于悟人分上,更是点铁成金矣。
小说《禅密薪传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